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同“东方巨人”的“两条腿”,“两条腿”大步前行,要比单纯依赖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一条腿”走路要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协调。
胡鞍钢表示,国有企业经过60多年发展,经历了总数大幅增长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总数大幅度下降“死而后生”,再迅速崛起的发展历程。尽管目前国有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户数的比例较低,但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500强和世界2000强企业中日益强大的后来者、追赶者、竞争者、创新者。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资源发展战略产业的优势,代表着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超大规模,进入了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黄金发展”时期。2000年全国有170多万户民营企业,吸纳了2000万人就业;现在已经有近1000万户,吸纳了2亿人就业,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都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德国经济起飞阶段的纪录。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崛起实质是中国企业集体崛起。1995年中国才有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大陆只有2家,均为国有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迅猛增加,截至2011年,已经达到了69家,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其中,大陆为61家,不仅有一大批中央企业,而且有地方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两者的关系并非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不同的功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2000强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制高点,还要成为几百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带头“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企业,每年创造就业在1000万人以上,能够有效地帮助各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力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和无限的多样化市场需求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还要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做活、做精、做细”,使“两条腿”都很强壮。这就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要齐头并进,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群体崛起。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