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向金融、居民与企业部门提供刺激来减轻财富缩水的冲击,进而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转移至政府部门。
彭博统计,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背负上高达7.6万亿美元沉重债务,其中G7国家今年到期的主权债务总额约7.3万亿美元,如果算上利息,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所需的再融资规模将超过8万亿美元。根据IMF刚刚发布的报告,发达经济体债务规模仍将维持在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发达经济体今年公共债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将比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增至106.5%,明年将进一步增至108.5%,巨额债务及其巨大的融资缺口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如此境况下,发达国家央行大都实行“债务货币化”,通过扩展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化解危机,开启了一条模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边界的道路。为应对危机,全球央行开启宽松模式,除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大量购买资产,新兴市场央行也在扩张资产负债表。
近期,全球可能进入再度联合宽松时代,大摩将之称为“大宽松第二季”。大摩称,大宽松第一季的时间是2009-2010年,而第二季现在正在全面展开。为了防止经济大幅放缓,抵御欧债危机对经济放缓的冲击,巴西、印度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开启降息通道,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开始出现转向,未来新兴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一起走向新一轮变相刺激和宽松政策。
全球进入“大宽松第二季”,不但会延误发达国家本应采取的必要去杠杆化措施,致使资源配置不当,也为发生严重的金融扭曲埋下祸根。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2012年,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继续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根据IMF的预测,2011年和2012年新兴市场整体的通胀预估值分别为6.9%和5.6%,而同期发达市场整体的通胀水平仅为2.6%和1.7%。在全球超低利率水平下,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继续膨胀,负债迅速增加,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金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