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53343964

城镇化程度并非越高越好

文章来源: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8-17 15:14:10阅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日前撰文称,中国经济今年以来遭遇较大的下行压力。为此,有专家再次提出,应当加快城镇化步伐,认为这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动力。其实,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事实上是变相“投资依赖症”的发酵。
章玉贵认为,因为按照这种逻辑,城镇化可以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进而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而这一切显然离不开投资的带动作用。专家们可能看重的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基于投资乘数效应的GDP增长。其实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经验已证明,城镇化程度并非越高越好。尊重自然与人居环境理应是政府施政的着力点之一。何况这些年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为了推行城镇化而强行圈地,进而破坏既有生活环境的逆人居与生态行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城镇化尽管可以助推经济增长,但也有其内生的机理,不能一味强推。如果将其作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显然本末倒置。
有效经济增长从来都是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内生性选择结果。当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以政府为代表的市场主体首先需要思考并应对的是:如何在纠正资源错配的同时通过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动力,而非放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来看,尽管适度干预是避免市场失灵的必要条件,但是,充分调动各有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最为关键环节。而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实践,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之一,是在制度创新中注重扩大市场主体的行为空间。换一句话说,中国民间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营商禀赋由于政府对产业规制的放宽而大大释放出来。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仍然是不彻底的,尤其是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展十分缓慢,已经成为经济迈向内生性增长的最大障碍。
速度情结是应该且必须超越的。转变发展模式是经济施政的第一要务,则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主体应该明白:当今中国经济既要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更要切实把握战略转型的时间窗口,切勿拖延市场化改革,以减少经济战略转型的边际成本。    (《新浪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 集团信息
  • 宏观政策
  • 研究报告
  • 会员之窗

上海建工集团获得18项“中国安装之...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安装协会第七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表彰了“2021-2022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集团承建的前滩中心25-02地[详细]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
5月2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详细]
我会编撰《中国集团公司30年》一书...
由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编撰的《中国集团公司30年》一书,已于国庆70周年之际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十章,38万字。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昌智和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贺光辉分别作序。[详细]
栏目ID=3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